自从2019年春节疫情爆发以来,已经过去了三年了,这三年里面,为了防控疫情,我们众志成城,在国外疫情肆孽,我们国家幸福指数最高,所以,我们感恩国家守护了我们三年。
不过,随着新冠不断的变异,不再像刚开始那样的致病力,现在虽然传染力增强了,但是毒性弱了,大多都是无症状,就算不幸被感染,也就像感冒一样,过几天就痊愈了,发生重症也非常非常低了,所以,当下的防疫政策,也要跟着调整变化了。
在大半月前,“二十条”防疫政策出台,让大家拍手叫好,看到了政策放松的信号,随着各地纷纷推出优化疫情防控政策,大家也是解读不一,认为要放开了,于是最近几天出现了抢购药物,其实,家中常备一些感冒药和一些必须的药品,跟风过度囤药真没必要。
12月7日下午,在距离“二十条”发布仅26天后,“新十条”登场。内容上看,“新十条”的“松动”迹象明确,多用“不得”、“不再”作为新规要求,令行禁止的底线意味明显。
一时间,有人欢呼雀跃,有人忧虑重重。至少从现在看来,核酸检测和健康码可能真的要退出抗疫的“C位”了。
“新十条”的第二条强调,要“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、减少频次”。此外,这一条直接以负面清单的形式列举了需要核酸检测的几个特殊场所,而其他场所一概“放行”,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,不查验健康码。
在这一条里,还有个极重要的内容,就是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,不再开展落地检。这意味着,跨省人员流动将不再受到限制。是不是说明,大家可以开心的过年回家了。
古话说大疫不过三年,而今年正好是三年,是时候“终结”新冠疫情了。
所谓“终结”,并非消灭病毒,目前人类的技术还无法消灭这不知从何而来的病毒,而是目前的新冠病情,变异后对我们的影响已经很低了,所以也要适时调整防疫政策,最大限度地降低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。
以后,自己就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记得规范佩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常通风、保持安全距离,这样才能减少感染的风险。